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行业动态
  • 行业动态
    • 准入标准即将出台 维C行业有望走出过剩泥潭

    • 2011/2/19 0:34:43
    •  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,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《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》有望在新版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公布后出台。该准入条件将从收率、能耗、技术水平、环保、安全等几个方面对维生素C行业进行规范。

          分析人士表示,我国维C行业已被政府有关部门列为产能过剩行业予以限制,此次《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》一旦发布,必将引发维C行业的行业整合,国内五大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受益,并借机脱离产能过剩的泥潭。

          企业频频限产

          因国际维生素C行业景气低迷,价格下跌,我国五大维生素C生产厂家召开协调会,决定停止对外长单报价,并宣布从2010年9月20日开始停产保价。

          目前,全球维C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的5家企业,东北制药(000597)、华北制药(600812)、石药集团、江山制药和鲁维制药,上述5家企业所生产的维生素C占据全球9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

          我国维C生产企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。分析人士表示,到2012年,我国维C行业在出口方面可能出现新一轮恶性竞争,由此导致全行业亏损。

          2010年3月,东北制药曾计划募资2.4亿元投资维C营养保健品出口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,募资18.7亿元建设维生素C工程项目。但这一计划最终因未能获得辽宁省国资委批准而落空。事实上,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寻求更有效的方式调控维生素C行业的产能。

          行业巨头或受益

          消息人士称,发改委将在18日开会最后讨论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,这意味着维C行业准入条件出台的时间也将临近。此外,有关部门未来还将严格维C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和发放,对违规企业已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要依法收回,并且继续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,抓紧制定维C出口商品合规生产认证制度。

          据了解,前几年,由于国际维C价格走高诱发国内企业大举进入维C行业,行业的无序竞争导致维C价格大幅下降,国内部分企业一度出现亏损。在此背景下,国家将对维C出口继续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,并抓紧制定出口商品合规生产认证制度,规范经贸流通秩序。

          目前,我国维C产量的80%以上用于出口,出口政策变化将对维C市场产生重大影响,因此,政府开出的对维C产品进行出口配额管理的药方,也将治理行业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的问题。

          然而,行业景气低迷已经对维C生产企业2010年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。东北制药今年年初预计,201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700万元-8500万元,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7734万元,同比下降超过80%。

          分析人士表示,出台行业准入条件,将有利于解决行业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问题,同时能够提升产品质量,引导行业良性发展。其中,东北制药、华北制药等国内龙头企业将受益明显,原因是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实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规范行业有利于为其提供更理想的市场环境,尽早从目前的停产阴影中脱身,在行业整合中发挥主导作用。

          维C乱象横生亟待规范

          产能严重过剩、违规扩建屡禁不止、价格大起大落……如果不对国内维C行业极度膨胀的产能及时控制,不但会葬送我国维C行业的国际竞争力,而且全行业亏损还有可能引发企业破产,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。种种迹象表明,出台一部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业规范已经箭在弦上。

          在国家三令五申不得新建、扩建维C项目之后,一些企业为何还是热衷于通过打“擦边球”的方式进入维C行业?

          首先,这是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。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,选择后来进入维C制造的企业,其所从事的业务大多与维C行业有关。在前几年维C行业价格坚挺的背景下,延长产业链涉足利润丰厚的维C制造,便成了企业“在商言商”的市场行为。

          其次,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目前,5000吨维C产能大概需要两亿元左右投资。国内大多数在建或拟建项目,设计产能大多在1万吨以上,这意味着,上马一个维C项目,至少为地方带来几个亿的投资,这从某种程度上坚定了他们违规审批、违规上马的决心。

          此外,目前维C行业管理混乱,政出多门。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,医药企业新建维C项目的程序是,企业申报项目后报地方有关部门,拿到批文后,如果是按照原料药申报,则按照《药品管理法》规定,必须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药品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。如果拿不到药品批准文号,这些企业还有其他变通的方法。

          按照产品用途划分,维C除了用作原料药生产药品,还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领域。作为药品,生产维C由国家药监局发证。但如果作为饲料添加剂生产,则由农业部发放相关证件,而作为食品添加剂,颁证单位又换成了国家质检总局。

          正是由于“证出多门”,使得一些企业在新上维C项目过程中,绕开了国家控制严格的药品批准文号,转而申请饲料与食品添加剂文号,来获得生产资格。国家药监局网站的查询信息显示,我国拥有维C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企业达2000多家,这使得维C药品的原料监督变得困难异常。

          之所以出现以上种种乱象,原因就在于,目前整个维C行业尚缺乏一部规范行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。2005年版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,只是将维C列入了限制类,但简短的目录是不可
      -中国证券报-
    • 返回首页 返回上级 收藏 打印
    跳到顶部